专家:新三板制度建设需要做市商夯实基础
由中信建投证券、东北证券、读懂新三板联合举办的2017中国新三板做市商大会在京成功召开。本次大会的主题为“做市新时代”,股转公司领导、新三板做市商、私募机构、优秀挂牌公司济济一堂共商新三板发展蓝图。
读懂新三板创始人卢山林在致辞中表示,当前,新三板市场的行情不稳定,稳中有升。但是,新三板的发展蓝图逐渐清晰,基础层、创新层和精选层的分层已基本确定,未来少数派将获得最终成功。作为少数派中的核心参与者,做市商对推动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,发挥了重大作用。
卢山林提出,做市商不仅是新三板核心参与者,最重要的价值发掘者。还是新三板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之一。针对当前新三板市场对做市商的一些质疑,卢山林认为,这和做市商在新三板市场发展时间不长,商业模式不太清晰,选择不明确等因素有关。但是,对于大多数新三板公司,做市仍然是价值发现、流动性创造的最佳方式。目前,全世界交易市场最主流的交易制度,仍然是做市交易和竞价交易融合的混合交易制度。
中信建投董事总经理张昕帆认为,新三板是当下我国证券市场的短板,但是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新三板需要不断改革自身,推动市场和金融行业自身的变革,这个过程较为漫长。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还需要沉淀,监管层出台的多项监管政策,对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。“新三板的制度建设需要广大做市商踏踏实实做好基础、夯实的建设。”
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提出,当下要“聚焦再分层,布局TOP精选”的观点。他认为,新三板扩容创业1.0时代已基本告一段落,新三板即将进入二次创业时代,二次创业的主线就是完善分层。未来成长迅速、市场潜力大,研发能力比较强的企业,还有比较稳定的传统行业企业会在新三板这个市场中生存下来。
在中信建投证券交易部负责人戴波看来,一个市场没有流动性,难以发挥作用。必须要建立一种机制,让企业自然成长,不能拔苗助长,也不能依靠任何一个决策机构,最终还是要依赖市场机制。
他认为,新三板真正的投资价值在于企业的成长性。因此,不能总寄希望于流动性溢价,就此可能会出现的“高抛低吸”,不利于长远发展。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中,他认为,做市商应该发挥一些辅助作用。他还提出,做市商不仅要提供流动性,还要为挂牌企业提供一揽子做市商服务。
大会还颁布了“2016中国新三板十大最佳做市商”,中信证券、东方证券、申万宏源、兴业证券、招商证券、东北证券、广发证券、中信建投、中泰证券、海通证券获得“2016中国新三板十大最佳做市商”奖项。